“不能卖!这是在贱卖国有资产!” 2006年6月,美国金融巨头凯雷用亿美元收购中国徐工机械,眼看就要成功,此时三一重工的老总向文波,却站出来苛斥制止。
(资料图片)
那么最终结果如何?
提起徐工,那是一个相当牛逼的企业。
徐工机械的前身,是1943年建立的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是当时我国非常重要的重型机械厂。
比如徐工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十吨压路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蒸汽压力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五吨汽车起重机...
解放之后,徐工就开始尝试走民用路线,毕竟是军工企业出来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那是相当过硬的。
再加上物美价廉,因此立刻受到国内人们的欢迎,即使在国外的市场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正因如此,徐工一直是我国重工业的领头企业。
1996年时,徐工更是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年的营收额突破了10亿,利润也达到了1个亿。
然而人前风光,背后也有隐忧,到了2005年,徐工集团逐渐走向下坡路。
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国企所受的限制太多,导致集团的销量任务越来越大,但是收益却一直都没有提高,债务压力日益剧增。
说个数据吧,这一年徐工集团的资产收益率,甚至跌到5%,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
因此,作为徐工创始人的王民每天都是忧心忡忡,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么大的企业,不能在自己的手里就这样凉凉了呀?得做出一些改变才行。
顺带提一句哈,当时许多中国品牌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是苦苦支撑,最终倒闭或者等到好转的一天。但大多数也会面临另一种结局,那就是被外国资产收购。
当时的王民也是这么想的,想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新的投资人,增加企业现金储备。
于是对外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谁愿意接手徐工?
当这个消息被传出去之后,可以说整个行业都轰动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公司企业和机构,都陆陆续续到徐工考察。
美国金融巨头凯雷集团,更是向徐工抛出橄榄枝,说自己愿意用亿美金的价格,收购徐工旗下子公司85%的股份,徐工集团仍保留余下的15%股权。
并且还承诺,收购后将会建立一个品牌基地,集团原本的品牌原封不动,自己负责输入国际经验以及引进投资。
原来的管理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按照徐工集团原来的方式进行,凯雷也不会插手。
条件看起来非常的优渥,徐工也觉得很满意,彼此双方一合计,这个买卖可以弄,于是就开始决定签署相关合同,并报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
换句话说,只等国家批准后,徐工这个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的控制权,就归属美国财团所有。
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三一重工创始人向文波却站出来苛斥制止,徐工不能卖啊,亿美元,简直是贱卖国有资产!
因为根据当时的徐工市场估值,至少在100亿左右,85%的股份也有85亿人民币,而凯雷只给了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还不到30亿。
所以,这不是贱卖是什么?
再者,向文波怀疑这次的收购背后就是一个大的阴谋,自己愿意用4亿美元收购徐工集团,只为保住国有企业不流向外企。
同时,向文波也表示理解徐工集团的总裁现在的处境,但还是希望徐工,能够看清楚凯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因为徐工集团可是中国工程机械的领头羊,其两大主导的汽车起重机和压路机,更是占到了国内市场的85%以上。
“一旦被收购的话,那么中国的大部分工程机械产业将被美国遏制住命脉,到时候中国这个行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优势产业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本,如果弱势的不能生存、优势的又被卖掉,中国经济的前途在哪?强国梦靠什么实现?!”
“难道我们要想靠外国人来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装备?帮中国创造先进武器?为中国人集聚先进技术吗?”
这波振聋发聩的一连串反问,可谓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
对此,许多官媒也纷纷站出来发声,支持向文波的观点,并指出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对人民、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由于涉及到巨额国有资产贱卖的嫌疑,商务部和国资委邀请机械行业专家和代表,慎之又慎,连续三天召开闭门会议,一起商讨这起收购案。
另一边,凯雷集团眼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于是使用了下三滥手段,将问题无限放大。
他们首先通过贿赂国外知名媒体,大肆宣传徐工集团的困境,再雇佣国外写手在中国的报纸上进行报道,以便让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
并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只是和徐工集团合作,在挽救徐工集团的同时实现双方共赢。
甚至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邀请到了刚刚卸任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特意赶到北京争取收购徐工集团。
然而最终在多方压力下,徐工集团不得不发出声明,宣布与凯雷集团的所有合同作废,他们也不会再与凯雷集团进行任何合作。
就此,徐工收购案告一段落,徐工还是牢牢留在了国人的手里。
可以说,多亏了向文波的及时出手,为中国保住了重要的国有资产。向文波的行为不仅挽救了徐工集团,也挽救了国家的工程机械制造业。
不得不说,向文波还是十分清醒的,对于国有资产,尤其是徐工这样的机械工业巨头,是万万不能落入国外之手。
对了,在2022年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十强排行榜上,徐工跟三一重工赫然上榜。
换言之,如果没有当年三一重工阻止徐工贱卖,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也就没有如今的成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