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嘴比业绩硬,但依然说不清自己是谁

2023-09-09 09:46:00来源:微信公众号:观潮新消费

“2022年是华熙生物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年。”在2023年4月3日华熙生物2022年业绩发布会的现场,董事长赵燕曾坦言。

艰难依然在延续。

近日,华熙生物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30.76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扣非净利润3.61亿元,同比下降12.6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往年同期双位数甚至是三位数的营收增速相比,4.77%的营收增速显然不够亮眼,净利润更是出现了自2019年登陆科创板以来的首次下滑。

尤其是在美妆板块整体回暖、净利润普涨的当下,华熙生物交出的半年报更显尴尬。据艾瑞咨询数据,2022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净利润位居国货美妆*。如今这一位置被珀莱雅收入囊中,贝泰妮也以4.50亿元的净利润略胜一筹。

业绩下滑的关键在于功效性护肤品业务,作为营收占比63.92%的板块,华熙生物功效性护肤品业务营收同比下降7.56%。

至于下滑原因,华熙生物表现得倒也坦然:“流量红利趋缓、流量成本趋高,叠加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需要进一步升级的背景,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降低发展的速度,造成了销售收入增速的下降。”

但放弃内卷不代表彻底躺平,华熙生物正在加码合成生物赛道。赵燕曾提到,“合成生物是通向未来科技最基础的学科,在全球竞争维度中,它甚至超过芯片。”

在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她指出了华熙生物的最新定位:华熙生物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的全产业平台公司。

玻尿酸公司、医美公司、化妆品公司,外界眼中的华熙生物不断切换身份,增长极换了一茬又一茬,眼下瓶颈再现,华熙生物也需要新的故事。

01 “现金牛”跑不动了

自2020年开始,功效性护肤品业务开始成为华熙生物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2022年,华熙生物功效性护肤品的销售额从26.33亿元增至46.07亿元。

表面上看,功效性护肤品的营收增长蔚然可观,但实际上增速却在下滑,2019年-2021年,功能性护肤品增速分别为118.53%、112.19%、146.57%,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陡然降至38.80%。

2023年上半年,功效性护肤品增长开始由正转负,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四大子业务分别下滑2.04%、10.10%、16.81%和29.62%。功效性护肤品整体实现收入19.66亿元,同比下降7.56%;毛利率达74.49%,同比下降4.25个百分点。

(图源华熙生物2023年半年报)

功效性护肤品的营收占比过半,正因如此,即便原料、医疗终端业务在上半年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也难以挽回整体增速放缓的趋势。

将时间线拉长,从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7.05%、104.44%、51.58%和4.7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75%、35.01%、31.25%和-10.27%。

从数据来看,2021年是华熙生物业绩的拐点,出现拐点的根源正是功效性护肤品业务这头“现金牛”的腾飞。

2021年华熙生物化妆品级原料SKU超过100个,公司的38个研发工作室中专注化妆品的有12个。此外,华熙生物在2021年推出护肤品新产品约309个,相比2020年增加约80个,同时新增8项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证。

财报数据显示,润百颜2021年营收12.29亿,首次突破单品牌超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7.42%;夸迪实现营收9.79亿,同比增长150.19%;米蓓尔营收4.2亿;BM肌活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286.21%%。

线上渠道是华熙生物功效护肤品迅速起盘的关键。2020年双十一期间,李佳琦在直播间首发了夸迪CT50系列产品,带动夸迪产品销量暴涨293倍,全网销售额突破2亿。

自2017年天猫旗舰店上线以来,润百颜连续三年实现100%增长,2020年店铺销售额达到4亿元。2020年双十一,润百颜在60分钟内卖出500万支次抛玻尿酸,最终全平台销售额突破2.5亿元。

惊人的增长数字背后是高销售费用的支撑,根据Wind数据,2016年-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录得1.07亿元、1.25亿元、2.84亿元、5.21亿元。

而2020年和2021年,销售费用连续两年翻倍,分别为10.99亿元和24.36亿元,几乎占了总营收的一半,其中线上推广费用分别占销售费用的44.89%和53.91%。

持续增长的销售费用稀释了利润,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8年-2022年,华熙生物净利率由33.56%下降至15.12%,已经下降至不足当初的一半。

2022年华熙生物开始主动降速,当年销售费用为30.49亿元,增速达到25.17%,对比前两年110.94%、121.66%的增速已大幅放缓。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回落至2.4%。

赵燕曾提到,子品牌有3年的基础建设期,每年的费用率逐年递减。以润百颜为例,2021年进入基础建设的第三年,已经实现单品牌年收入过10亿,而该品牌的费用率也在持续下降。她预期,2023年润百颜应该进入良性发展,收入和利润有望继续增长。

但事与愿违,失去了高额营销投入的喂养,润百颜等子品牌未能支撑起赵燕的野望。

2022年,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四大子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2.64%、39.73%、44.06%和106.40%,而2021年,这四项业务均实现了超100%的增长。

(图源华熙生物2022年年报)

在2023年半年报中,华熙生物坦承道,公司功效性护肤品四大品牌经过3-4年高速的增长,收入已经初具规模,在各自细分赛道取得了*地位和一定市场认知。

“然而,从一个颇具规模的品牌迈向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品牌仍然任重道远。”

02 频频转身

从2000年成立至今,凭借玻尿酸起家的华熙生物形成了以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效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为支撑的多品类体系。

每一个细分品类都对应着华熙生物的一个发展节点。

千禧年末,已在地产领域收获颇丰的赵燕在北大读EMBA,偶然间结识了山东药物研究院研究员郭学平,并惊叹于玻尿酸的神奇。

当时国内的医美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玻尿酸还是陌生的“新物种”。凭借敏锐的洞察力,赵燕预见到了其未来广阔的市场。

2002年,赵燕以15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福瑞达生物化工50%的股权。此后,赵燕又通过一系列股权运作,在2004年成为福瑞达生物化工的控股股东。经历两次更名后,福瑞达生物化工成为了如今的华熙生物。

当年华熙生物花45万购买发酵法生产药用透明质酸初始技术,并于2012年创酶切技术,实现玻尿酸分子量大小的精准控制,实现了医药级、化妆品级、食品级等多种分子量段透明质酸原料的生产。到2019年,华熙生物将玻尿酸发酵产率从一开始的不足3g/L提升到12-14g/L。

凭借技术、产能、价格等优势,华熙生物很快成为玻尿酸龙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到2020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中,华熙生物销量占比已超过40%。

凭借原材料商的优势,2012年华熙生物做起了医药终端产品,从B2B的业务延展至B2B2C。

2012年,华熙生物开始陆续推出交联透明质酸医疗终端产品,2013年推出眼科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2014年推出玻璃酸钠注射液(骨科),覆盖骨科润滑、眼科填充以及医疗美容三大方向。

其中医美类产品成为医疗终端业务的主要发力点,润致娃娃针(面部除皱)、润致单相玻尿酸(填充)与御龄双子针(额部祛皱)等爆款产品相继问世。

一方面在C端尝到了甜头,另一方面原料生意的前景也出现瓶颈,截至2021年底,华熙生物整体透明质酸产能达到470吨,几乎能满足全球玻尿酸市场的近半数需求。

于是,2018年华熙生物再度转型,躬身入局做起了功效性护肤品的业务,旗下四大护肤品系列短短数年内迅速崛起,成为华熙生物的新顶梁柱。

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2026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销售规模有望从952亿元增长至22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3%。

华熙生物赌对了趋势,但赌对趋势的不止华熙生物。

贝泰妮旗下的薇诺娜已接近50亿元的营收体量,珀莱雅单品牌在2022年卖出52.6亿元,成为国货美妆*营收突破50亿元的单品牌。相较之下,润百颜和夸迪刚迈过10亿门槛就迎来跌势,而米蓓尔和BM肌活还未到10亿体量。

Euromonitor和德邦研究所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国内功效性护肤品品牌TOP10市占率榜单中,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并未上榜。

赵燕也曾作出反思,“华熙生物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底和其他品牌有什么区别?其实大家不太分得清。通过去年应该有一些认知,2023年更要进一步加强品牌的锐角,这些品牌未来要和消费者产生强连接。”

2021年,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了由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准许在普通食品中使用。

政策口子被“撕开”后,华熙生物迅速推出了国内*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同年又推出*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休想角落”则瞄准了果酒、果饮等休闲场景。

自此,原料、医疗终端、功效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大板块业务凑齐,但关于“华熙生物到底是谁”的争论也由此开始。

03 到底是谁?

原料业务给了华熙生物“玻尿酸大王”的身份,医疗终端让华熙生物被誉为“医美三剑客”之一,功效性护肤品又让华熙生物变成了“化妆品公司”。

华熙生物每次的业务延展都会让业内给它做一次新的定位,这显然不是赵燕想看到的结果。

在2021年的业绩媒体沟通会上,她曾提到,“有观点认为华熙生物是化妆品公司、是(玻尿酸)原料公司、是医美公司,这是对于华熙生物的误解,将单一业务板块视为了公司的全貌。”

2022年业绩沟通会上,面对医疗终端业务的下滑,赵燕提到是自己主动刹车,并再次强调“大家一说华熙生物是医美企业我就很头大,本身我们不是医美公司,只不过有医美产品。”

2023年半年报中,华熙生物面对下滑的功效护肤品业务,继续沿用了主动降速的说法,内卷加剧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扯下“化妆品公司”的外衣是否也是“点刹”的原因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就当下而言,在赵燕心中,华熙生物是一家用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是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华熙生物便开始了合成生物领域的布局,2022年,华熙生物将“合成生物”上升至公司战略层面。

举例来说,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玻尿酸在实验室的发酵产率,已经可达到每升提取液提取73g的玻尿酸,生产成本也降低了3/4。

与此同时,在今年6月,华熙生物正式发布CVC战略,与赋远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赋远合成生物基金,这是国内*支、也是迄今*一支专注于合成生物的产业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国货美妆中,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算得上大手笔,2022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达3.88亿元,贝泰妮、珀莱雅和上海家化则分别为2,78亿元、1.28亿元和1.60亿元。

频频加注正在强化华熙生物与合成生物的关系,但合成生物的投资是项长远的事业,截至目前华熙生物仍未有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产品问世。

在缺乏产品的前提下,赵燕或许每年都得亲自强调一遍华熙生物到底是谁。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供应
返回顶部